超常見溝通誤區
延伸上次的同溫層話題,我的學員和我分享,她很認同找到同溫層的重要性,並且和朋友分享,而朋友卻覺得「應該是靠自己比較重要」。所以這個討論變得有點雞同鴨講,讓她覺得很困惑,為什麼會這樣?
是啊,其實這是很常見的溝通誤區呢!工作開會、家人溝通,超級常出現一樣的問題。然後可能是放棄溝通、吵起來、或搞得很困惑。
脈絡(context)/情境/假設不同,影響超大
上面情況,其實就是因為如果彼此對話的 脈絡(context)/情境/假設 不同。
不只是溝通效果會大打折扣,還可能造成誤會、負面結果。
就例如:兩個人在討論出國旅遊。一個說出國旅遊超好玩,一個說出國旅遊超級累,再也不要去了。
誰對?誰錯?
通常我的經驗是,各自在各自的脈絡下,應該都對。
所以要先確認各自在談的脈絡/情境是什麼?
假如一個人說的是「25歲去日本5天自助行」的經驗,一個人說的是「45歲帶2個小孩去歐洲跟團2週」的經驗。
兩個人談話的背景情況完全不同、比較基準也不同。
爭執對錯,沒有意義,因為各自都對。
把各自的脈絡先梳理清楚
回到開頭的情境。所以其實朋友談的情境脈絡是「從自身做起」的情況下,可以試著接受不同人會有不同看法,不需要去多談、捍衛自己的想法。只要自己知道就好。
而學員想談的是「從外部增加認同感」的方式,所以可以從外部來找到可以支持自己的同溫層。
所以想法都對,只是著重角度、出發點不同而已。而且也並不衝突啊。
因為通常強調「內求」特質的人,他的價值觀及過往經歷帶給他的是:強調自己堅強起來比較重要。如果有天他遇到人生低潮,體會過原來存在只靠自己真的沒辦法抵抗的時候,可能就是他開始改觀的起點。他可能就會開始懂為什麼有人會需要「外求」的協助。
而現況比較重視「外求」的人,通常是過往經驗裡發現,只靠自己效果沒那麼好,所以會對於「外求」的方式比較有共鳴。而如果哪天遇到真的外求無援的時候,他可能也會體會到:原來靠自己還是很重要的,然後就會對「內求」作法開始重視。
人其實都是在這樣來來回回的體悟中,找到適合自己的處事方式的。
所以不太會是極端值,都是重視比例上的差異。只是人在比較年輕的時候(或一輩子都在同樣工作環境的人)因為遇過的事情多元性不夠,就沒有機會體會到,為什麼另一種不同方法會是重要的。
所以他並不知道,原來有不同脈絡情境的存在,自然就不知道為什麼需要不同解法的價值。
所以其實兩個方式都可以的。可以擇一,也可以有不同比例的搭配。
有些人外求比例高於內求,有些人內求比例高於外求,都可以,只要對自己來說是好的平衡狀況,就可以了:)
而且通常是可以相輔相成的。
如何提升對不同脈絡的敏感度
如果妳想擴大自己的脈絡資料庫,讓自己的溝通能力更上一層樓。我會很建議從生活/工作中,有意識的練習開始。
其實跟生涯/職涯有關的學習,我的基本方程式就是:
「(1) 大量接觸」+「(2) 廣泛接觸」-> 「(3) 分析討論」-> 「(4) 歸檔」。
用上面的例子來做範例:
- 「討論同溫層的話題卻溝通不順」,就是所謂的「累積案例」,也就是(1)、(2)步驟發生的事。案例的累積可以是自身遇到的,也可以是別人的案例,就能提高、擴大涵蓋面向。
- 當遇到時,先思考是不是脈絡共識出問題?如果是,會是哪些可能的脈絡?這就是 (3)「分析討論」。這個步驟可以自己思考、也可以找別人討論。
- 最後,歸納出是因為「內求」與「外求」的生命經驗不同,而導致的脈絡不同。這就是「(4) 歸檔」步驟。
做完上述流程,妳就將一個案例拆解分析後,歸檔進自己的「脈絡資料庫」,也因此更擴大了為了可以提取的經驗數量。
這其實就是所謂的歸納法。
而從閱讀這篇文章「知道」這樣的概念,到「熟悉內化」這套自我成長方式,成為自己的能力。除了靠自己一步步摸索,另一個方式就是找教練陪跑,槓桿教練的經驗,可以快速準確提升。
教練課的期間,教練在旁邊陪同前進,一方面可以成為一個強力的同溫層,帶進外來的鼓勵。而學員在這個過程中,從外來的經驗(教練)學習到了未來遇到類似問題時,如何處理的方式,這就是內化的過程。所以其實經歷的,是從外求走到內化,逐步建立未來可以依靠自己的內求能力:)
如果妳想知道,我的教練課可以如何幫助妳達成想要的生涯目標,歡迎預約免費諮詢,了解我可以怎麼協助妳:)
免費諮詢預約連結:https://calendly.com/daiwawa/consult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