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作一定要成長嗎?不能安分守己平凡當小螺絲釘就好嗎?

2022.8 月.10 | 生涯與職涯

G想:我就想安分守己低調過日子、不需要有影響力,可不可以啊?越有影響力未來可能要背負的責任會越多,我能不能不要啊?

要不要接受主管的成長提議

在大企業上班的G,30歲後半,工作盡心盡力、主管也肯定能力。當主管提出想安排G承擔更有影響力的跨部門專案時,G的心裡其實並不想。覺得:「我就想安分守己低調過日子、不需要有影響力,可不可以啊?越有影響力未來可能要背負的責任會越多,我能不能不要啊?」如果是妳,會怎麼做呢?

主管的需求是什麼?

我是這樣看的:

其實主管是用「有影響力」這個職場的主流價值觀,來描述要鼓勵G去做的事。但底層希望G去做的,就是成為團隊裡更有能力、持續成長的資深工作者。

從主管的角度,資深工作者如果不成長,其實滿頭痛的。一方面,老鳥不成長,那菜鳥看了做何感想?就是負面教材,影響團隊風氣、主管難帶人。一方面,如果老鳥薪資隨著年資也越來越高,但發揮的價值沒有跟著提高(不管是帶人、或做複雜度更高的工作-例如跨部門專案),這個人的單位價值就降低了,有一天如果到了單位價值低於單位薪資的時候,再遇上必須精簡人力的時候,老鳥就容易變成優先被砍的目標了。(不過實際情況沒這麼簡單,一個工作者的綜合價值,也包含當時整體團隊所需的戰力組合、這個人帶給團隊的安定感多少⋯等等)如果老鳥薪資不漲,可能主管還是可以接受的。但也很看這個主管、這個部門比較重視的價值觀是什麼。有些主管的工作觀是打造一個「重視個人價值」的團隊,會認為薪資有一定程度了,即使薪資成長幅沒那麼大,也不應該因此降低個人成長的期待。

屬下的需求是什麼?

那再跳一個角度來看。

從G的角度,則是已經很滿意現在的狀態了,沒有必須追求成長的必要。

成長是有風險的,挑戰結果不好可能自己會受挫而進入低潮,甚至求去。而且能力越大扛的責任越多,對G而言現況也沒有必須扛責任的必要。

這個狀態也沒有錯,但矛盾點會發生在:主管的需求和G的需求,彼此對不上了。

那,能不能找到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呢?

例如,G自己提出其他面向的成長提升計畫,是符合主管打造這個團隊需求的。例如,成為團隊內的知識傳承者,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外,建立SOP的方式來提升團隊裡的其他成員能力?

或主管能提出讓G願意去承擔成長風險、責任的誘因。正面激勵的可能是「成為理想中的自己」、負面帶威脅的,可能是「不成長就可能有職涯風險」、或甚至出動人情壓力的「幫忙承擔」?

不只考慮主管、員工角度,其實還有老闆

再跳一個角度,主管背後壓力來自老闆,老闆為什麼要這樣逼迫人?

我覺得,如果是上市櫃公司,可能終究擺脫不了在必須「持續成長」的老鼠籠裡不停往前跑的宿命。因為公司背後資金是投資人,要對股票市場的投資人們交代。而因為現在的資本市場買的是「成長率」,所以,成長停滯=股價下跌=經營壓力山大。於是持續成長是唯一出路。

那如果是對自有資金交代的私人公司呢?老闆的確可以決定要不要讓公司追逐成長。

因為公司跟個人一樣,每一輪的成長升級都是風險,成功成長升級,就有擴大的機會、或者至少「活著」,成長挑戰失敗,公司掰掰。

而推著老闆不得不讓公司成長的原因,大部分來自市場因素。因為市場環境的改變、競爭。不提升就等死。當然也有一些是因為老闆的事業心追求。

總結來說

但我的結論就是,把背景脈絡拉大一點、拉長遠一點來看後。G就可以從比較長遠的角度,來思考如何回應主管、如何為自己的職涯未來可能變動做準備。

當然這也是比較粗略的思考角度,畢竟往細節深究,不同公司、同公司下個別部門屬性角色不同,其實差異還是會很大的,沒有一定答案。

妳覺得呢?

daiwaw_author_yiling

帶娃女子YiLing

2021年成為了新手媽媽,想成為能陪伴孩子長大的媽媽、也不想放棄人生其他可能性的女子。數位工作者(數位轉型、AI專案經理)、多元項目合作者、女子生涯教練、包租婆(熟悉法拍屋、中古屋),持續打造人生的每個面向拼圖,並且努力將他們組起! 經營的,不是職業、不是事業,是人生,然後用自己的人生,活出孩子可以看得到的範例。現在正持續寫下這條探索路上的故事、想法,所以有了帶娃女子 Daiwawa.me 這個網站。

妳可能也想看…

擁有小孩是一種夢想?

擁有小孩是一種夢想?

我覺得對目前的台灣女生來說,生小孩我會歸類在屬於「夢想」的生涯決定。

夢想是什麼?就是,每個人都不一樣的。

就像有人的夢想是環遊世界、有人的夢想不會是環遊世界。

端看妳自己是否想做這件事。

當然,這有前提。

馬尼拉遛孩景點懶人包

馬尼拉遛孩景點懶人包

媽媽我很快發現,我最需要的不是必吃必買的選項,而是各種遛孩放電方式。
所以這趟除了城市印象更新、和老朋友們聚會更新近況外,
對於這個如何在這個城市遛孩,我很有心得

Share Thi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