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媽經驗如何轉到職場技能?
在職場,除非我們是「採購」固定規格的產品。不然很多時候都是「合作關係」,外部合作、招募團隊成員,其實都是一種合作關係的成立。而懂得如何評估合作夥伴的適配性、懂得合作過程中的可控與不可控之處,就能讓合作關係再更順暢!
.
《媽媽養成記》
育兒之路上,一定會遇到使用「服務」的情況
像是托嬰、保姆、老師…
購買產品和購買服務,底層邏輯很不同
購買服務,其實更像是種「持續一段時間」的「合作」關係。
所以,如何挑選適合的合作夥伴
(ie. 如何挑選適合的保姆、學校、老師)
這放在職場上,就是一種篩選合作夥伴、廠商的能力。
.
合作關係講究什麼?
1. 公司能清楚自己找合作夥伴的目的與需求期待
(ie. 爸媽懂得自己期望達到的目的與的需求)
.
2. 什麼是留在自己身上的負責範圍,什麼是放在合作夥伴端的負責範圍
(ie. 爸媽知道哪些育兒範圍交給學校、哪些屬於家庭教育)
.
3. 知道可控的與不可控的,不可控的就是做好風險控管然後選擇相信
(ie. 爸媽知道把孩子交出去後,哪些是能對對方要求並且達成自己期待的,哪些是只能選擇相信然後放手的)
來個媽媽之路範例故事:
小孩出生後的外部服務,我用過保姆、到現在的幼稚園老師
和保姆結束服務關係後,保姆曾經詢問過我,能不能將我孩子的照片,
放在她展示給潛在客戶的資料中,顯示她照顧過這個年紀的孩子?
我的思考邏輯是:
從一開始,選擇將孩子交給她,
就是選擇相信她的為人、做事價值觀
而保姆願意問我,而不是直接使用
就是相信我們是能溝通的家長
.
孩子交給保姆的過程中,
保姆會用心的拍照、紀錄和家長溝通
自然的,這些資料也都會在保姆那裡
.
如果對方私自使用,其實我也沒輒
我能把關的,只有在最一開始,
選擇是否相信這位保姆的人品:
她是不是會用善良的立場來對待孩子、我們、以及延伸的這些產物?
如果不相信,而這些是我們所不能接受的風險
那一開始就不要選擇這個人。
最近,孩子從幼兒園的半日班要轉成全日班
半日班的這段時間以來
接回孩子時,我和老師都會聊聊孩子在校的狀況、回家後的狀況
整個對應起來一起看
.
老師也會和我聊她的經驗談、解釋思考邏輯
在這個過程中,我能發現:
老師說的,我「能懂」,而且「能認同」
所以和老師的信任感就建立起來了
.
這個信任感來自確認:
我們大方向上是「同類型的育兒觀念」
所以,我信任老師能用「我能接受的方式」來對待孩子
.
原本觀察孩子狀態後,
我和老公討論,是不是延長半日班的適應期?
作為家長,其實我們也可以自己下決定就好
但我們決定和老師討論、了解老師的建議。
.
雖然老師和我們一樣屬於「逐步適應」立場,
但以她的經驗不建議再拉長,
當然老師會解釋原因,
但身為爸媽,我們沒有相關經驗,也沒什麼能判斷的方式
唯一能判斷的,只有「我願意相信老師的判斷」
願意用她的做法,一起陪孩子走下一個階段的適應期
拉回職場邏輯,其實這過程和篩選合作夥伴很類似。
在職場,除非我們是「採購」固定規格的產品。
不然很多時候都是「合作關係」
一起走過一段路,
這段路中,會有很多「決定」要「一起做」
.
我們沒辦法預先知道彼此會選擇「哪個決定」
但能先對齊的,是彼此的三觀是否方向一致
因為三觀越一致,
在做決定時會選擇的路,越有機會一樣。
所以「三關的一致程度」,
可以視為「做決定一致程度」的領先指標
.
三關很難完全一樣,
但至少盡量做到減少衝突的部分
.
而三觀怎麼確定?
又不是在做人生伴侶的決定
通常不會約去咖啡廳,坐下來認真進行深度交流是吧
有點怪,而且也沒有必要啊….
我們的合作也就是一定範圍內,不是生命的全部啊XD
所以其實就是在一些「狀況題」上,彼此能「聽得懂」而且「能認同」
就算是一個很基本的判斷方式。
.
所以,當妳在為孩子挑選適合的外部服務時,
妳其實就在做廠商篩選、合作夥伴評估的行為,
是位擁有「合作力」的女子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