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自己的理想生活是當米蟲的Kelly,雖然現在家庭事業兩頭忙,但也在這樣充滿變動、卻也非常彈性的生活裡,一步一步走著,走過每個階段、發現新的體悟、繼續往未來前進。今天,就來聽她的故事吧!
婚前就溝通好的育兒分工
結婚前,Kelly的先生就是位做著自己所愛工作的創業家。覺得不論如何,家人一定要在一起、婚後還是浪漫的想常和老婆大談戀愛、想和老婆一起工作。先生雖然非常喜歡小孩,但無法一個人照顧孩子。不過這也不是太大問題,因為其實婚前就已經討論過,彼此也有共識,由Kelly全權負責小孩的事。
現在是三寶媽的Kelly(2歲、4歲、6歲),身為先生事業與家庭的最重要夥伴,每天的行程就是一早把孩子們送去學校、交給幫手,然後去公司處理事務、或在外面跑業務、社交場合。小孩有時是長輩幫忙接送、有時是自己接送。如果有屬於自己的行程需要,她也會在白天時間穿插安排。行程幾乎是用「每個小時」來做安排的。
家庭、事業,彼此相依、彼此調整應對
當然,因為是自己的事業,所以可以比較彈性的做到兼顧家庭與事業需求。
像是在孩子比較小、需要Kelly較多時間照顧的時候,公司事務是由先生帶回,讓她可以在家處理,減少進公司的需求。在公司裡負責的角色,也以後勤、時限壓力小的事務居多,方便Kelly可以兼顧家庭。孩子大了自己時間較多後,她再投入較多的時間在公司。
公司業務的擴展,也會跟著他們的家庭階段而做調整。幾年前老大上學後,因為Kelly時間比較多了,所以增加了公司的業務項目。再後來也曾因為她懷老三的關係,而調整暫緩部分項目。可以說他們的工作和生活交織在一起密不可分。
這樣的生活,有很多的彈性,也有很多的變動。但很多人來說其實很挑戰,但對Kelly來說是很能適應其中的生活方式。對她而言不變的,是家庭生活、陪小孩的時間永遠優先。所以如果有其他的事務,當然工作上並不一定能這麼百分百的和家庭時間完全切割,一定還是有時會在原本的家庭時間必須工作,但「就是在變動中持續前進、持續調整啊」,Kelly這麼說著。
對孩子來說最好的陪伴方式
孩子上學後,Kelly原本覺得和孩子的相處時間變少了,也更希望可以把握孩子們還沒有課業壓力的這段時間,好好相處,所以希望再多一點時間陪伴。但後來再想想,又覺得,其實幫孩子安排的行程,並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啊。回想起自己小時候,身為家庭主婦的媽媽,都是帶著她們去做自己想上的課,而孩子們就在那裡耳濡目染,而去發掘那是不是自己有興趣的事物。想了想,Kelly也更希望孩子們不要被動的仰賴媽媽的陪伴,而是自己學會主動告訴媽媽自己的需要(媽媽的陪伴),媽媽這時候再給予陪伴。就像現在大女兒學才藝,一開始打基本功時都是無聊痛苦的,但Kelly一路陪伴女兒學習,漸漸的,當她獲得小成就(例如,學鋼琴會彈一整首曲子時),就會開始找到自己對這件事的興趣,而開始踏上自己方式的探索路程。當然,這是個理想情況,而且每個孩子個性都不同、適合的方式也不同。而雖然理想總是和現實情況有段差距,但Kelly還是希望往這樣的方向去努力:)
成為媽媽以後,回頭學會和原生家庭的溝通方式
雖然Kelly從小就很聽媽媽的話,但其實那只是表面順從,底層的自己,和原生家庭是不溝通的,所以成長路上,媽媽也很難知道她真正的想法。但自從自己有了孩子後,因為公婆、自己的爸媽,也都參與孩子的成長、也都是Kelly育兒路上的好後援。彼此幫忙的過程中,一定會為了教養問題想法不同而有衝突。卻因為這樣的契機,Kelly開始改變,開始表達自己身為一個媽媽真正的想法、真正期待自己爸媽提供的協助方式。和自己的媽媽真正展開雙方對等的溝通、討論。這樣的學習過程,對Kelly而言是很珍貴的,在養小孩的過程中,學會回頭去重新建立自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。也相信這樣成長後的自己,可以是個更好的媽媽:)
《後記的一點小故事》
Kelly媽咪超級能應變、善用零碎時間的。我們的訪談從早上10點開始,歷經3次通話到下午2點完成。中間Kelly完成了送臨時停課的小孩到長輩家、去公司、接睫毛、買菜為晚上朋友來家裡的聚餐做準備、小孩睡覺的過程。訪談結束後下一站又繼續去拜訪合作夥伴。這樣自在穿梭在生活、工作交織的生活型態很厲害呢:)
《關於封面照片的小故事》
這是上個月Kelly去爬玉山的時候隊友照的,很喜歡當時的狀態,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,調整呼吸節奏,很慢很慢的攻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