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歲後才進新創公司,63歲還在換工作;因為生孩子、照顧年老長輩而職涯失落12年,卻在40歲後覺醒,走出和身邊人不一樣的職涯路。對許多女子來說,這故事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吧!
好奇嗎?今天,來聽她的故事吧!
職涯上半場 – 專業技術工程師,到管理職,再到險被資遣的失落12年
Sandy 的第一個孩子在20多歲時出生的。當時因為父母身體健康,能幫忙帶,所以其實對Sandy生活影響不大,依舊能在職場上努力,30、40歲時,即使有孩子,還是 Sandy 的職場順隨期。
「我曾經在30歲擔任部門經理,管理13位工程師,還有一位秘書,這大概是我這輩子最風光的時候」Sandy 說。
36歲時,第二個孩子出生。生完老二後回到職場的第一天,主管、團隊成員及 Sandy 一起開會。團隊成員卻說:「Sandy 這段時間不在,我們也一切都很好,我們不需要她。」這段發言對 Sandy 來說猶如晴天霹靂、非常打擊,但又能如何,也只能含淚吞下。
雖然當時主管回應團隊成員:「你們怎麼能這樣對 Sandy?」並讓她繼續在原職位繼續努力。但軟體技術工作者的職場共同挑戰:年輕的人技術會越來越好,超越資深的人。並沒有因為主管的安排而得以躲掉。
因為公婆身體出狀況需要照顧,Sandy 和老公討論,兩人中得有一人放慢職場腳步,不再用事業的態度來衝刺(而是回歸一份「工作」的心態),才足夠回應家庭需求。於是當時心想「反正都是我在燒飯」的 Sandy,選擇成為了這個角色,把重心放在家庭上。
家庭的需求讓 Sandy 逐漸遠離技術工作,也不做管理職,只是最最普通的員工。但技術工作的汰換步調快,心力上無法兼顧的 Sandy 在這個職位上,曾經考績被打到 Bottom 5(差一點被資遣)。再後來,Sandy 和主管都清楚:真的沒辦法在技術上跟其他人拼,得放棄技術這條路了。
Sandy 和老闆說:「看哪裡需要我,就讓我去哪裡吧。」於是就這樣轉到了人資領域。
直接退休?找職涯第二曲線?其實是不分男女的課題
身處快速變動產業的 Sandy,後來發現,自己其實不是特例。甚至同樣因為技術更新,而被迫從原職場退下的,並不限於女性。
「這兩年,遇上了很多40多歲,得轉職的男性工程師,也是一樣的問題。」成為人資、經理、到人資長,接觸許多工程師人才的 Sandy 說。
身邊同齡(超過60歲)的同學朋友們,大多數走到過去職涯認為的終點了,而這過程又是怎麼走的呢?
Sandy 觀察,蠻多技術人到了技術跟不上的年紀時(40、50歲左右),就會面臨退下的問題。或提早退休、或再找下一份工作。不過不同產業、公司型態也有所不同。例如公職,就不會遇到這問題、私人企業情況大家比較不陌生,比較特別的是外商環境有優退的 package,所以當時在外商的同儕們,優退後手邊有一筆錢,可能再去找其他工作,或就退休了。但的確40歲後就不好找工作,更不用說50歲以上更困難。
其實被迫離開技術職位的時候,Sandy 已經40多歲後半了,那時候身邊很多人都勸她「就拖吧,就等退休吧」。但她為什麼沒有選擇躺平?
職涯那失落的12年經驗讓她體悟到:除非持續學習,否則就是放棄自己。
而這也是為什麼,後來她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、和他人不同路的重要生命轉折:她選擇持續進修學習。
Sandy 說:「等到孩子上大學了,父母也老了,開始照顧老人家進出醫院,有段期間,只做 Freelancer(自由工作者),因為常常需要請假跑醫院,無法正常上下班。這些過程,讓我知道,我的職涯跟別人不一樣,許多人在50多歲是準備退休了,而我才開始由 Freelancer 轉到正職員工,一路做到經理,我當時很不好意思,全公司只比董事長略略年輕,我的部門同仁,比我的孩子還年輕。
之後,我開始每年學一項技能或考證照,跟著社團上了技術方面的課程,為了補強人資經驗的不足,去考了全球職涯規畫師認證,對於人生無常的體認,去學了易經,為了對ESG有更多了解,今年拿到 ISO 14064-1,2,3(combined)碳盤查認證。所以當我的同學朋友在享受退休生活,我去了新創公司,想看看新創在做什麼(我的老闆比我小20歲),之後,到了傳產公司,為公司設置新的事業部。
感覺我就是龜兔賽跑裡面的慢烏龜,真的好慢好慢,慢慢地越過了屆齡退休的那條線,慢慢地往前行,你問我:什麼時候退休?我覺得哪裡需要我,就往哪裡去幫忙,退休的年齡線,不在外部,在於你自己的設定。」
把生涯拉長來看,在適合的人生階段,做適合的事
經歷家庭與職場的許多事,Sandy 提到一個重要的體悟是「如何面對時間的壓力」。
Sandy 說:「舉個例子,我父親20出頭離開浙江鄉下,到上海天津等地工作,直到他65歲在台灣的台汽客運退休,後來活到95歲離世,也就是說退休後他有30年的退休時間,以現在的醫藥進步,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可以活到所謂長壽的年齡,換個角度看,我們把時間軸拉長來看的時候,當我們在20多歲、30歲感覺急迫,感到痛苦的在做重大決定的事情上面,若把時間延長個3年、5年、10年來看看,會不會對於時間急迫的事情可以有些幫助呢?」
又例如,Sandy 說:「若你考慮先有孩子,那就要調整自己的職涯!!女性的生育期是受限的,也就是不要把人生中可以孕育子女的最佳時間,跟其他很多事情綁在一起,注意!!不一定要結婚(這很離經叛道!!) 你不一定準備進入婚姻,但不妨礙你準備好生孩子。」
Sandy 自己2次生產的年紀,有蠻大一段落差(20多歲、36歲)。老二的身體比較多狀況,所以 Sandy 也很鼓勵,如果真的想要有孩子,可以在身體更適合孕育的年紀生育。
能成為母親,是人生中很重要、珍貴的經歷
已經成為祖母的 Sandy,談到自己的育兒經驗:「在育兒的過程中,曾經請父母幫忙照顧孩子,之後也找過褓姆,現在我已經做祖母,我跟先生的決定是幫忙照顧我們的孫女。因為我們喜歡孩子,也非常非常樂意照顧孫輩。與其讓陌生人照顧孩子,我們在健康狀況還可以的時候多與孫輩相處。
當了祖父母跟當年做新手父母的感受截然不同,我們享受當祖父母的樂趣,同時,也更喜歡與兒女討論教養孩子的問題,現在的父母有更好的觀念,更多的工具幫助他們照顧子女,真的是很幸福的爸媽。
我讓孩子知道,父母永遠是他們的後盾,只有快樂的父母才會有快樂健康的孩子。」
Sandy 談到,的確自己在20、30歲當父母時,也覺得壓力很大,但如果用她談及的時間軸概念,拉長人生軸線來看,其實不需要在當下那麼焦慮,好像什麼事都得在短短那幾年一起發生,而是分散著去達成的。
談及母親角色時,Sandy 眼中閃著光芒,她覺得人生中能成為母親,那是人生中幾乎最重大的一個決定,帶給她豐富的生命收獲,如果沒有經歷過,會覺得蠻可惜的。
回顧自己的路程,給年輕女子們的一些話:
除了【面對時間的壓力】,Sandy 還分享了另外2個重要體悟:
【取捨】
Sandy 說:「我在學習易經的過程中,發現個有趣現象,除了【謙卦】,所有的卦象都是禍福相倚,有好有壞,有順境有逆境,也就是說,很多事情沒法求得完美,我們要做取捨。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,但每當緊要關頭,我們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我們的得失嗎? 所以《取捨》的功課可是我們常常要練習。 」
【了解自己】
Sandy 說:「若我只有做綠葉的能力,那我就扮演好綠葉的角色,做個快樂的綠葉,安於平凡與平淡與平常。若我天生就是女王,那就義無反顧的在職場上發光發熱,只要你活得開心,那就是你該走的路。
觀察台灣近幾十年受到西方思潮的影響,追求卓越追求極致,每每以創造奇蹟來評論成功者,但對於女性來說,若你有能力有理想,有好的機會,就努力去完成目標,若你覺得能力還不夠,機會沒有那麼好,家庭跟工作兩頭燒的狀況,讓你身心俱疲,真的真的不要勉強,要做《取捨》的功課,要看看時間軸上的你還在青年階段,《了解自己》的跟內心的我對話,就是這樣。」
而因為職場角色及投身協助女性職涯規劃的 Sandy,提及遇到多位20歲到30歲的女性,因為在父權的家庭裡成長、在求學求職過程中也不太順利,造成出社會後,一直在達成經濟獨立的狀況中掙扎。
Sandy 其實很開心她們是期待擁有孩子的,但 Sandy 還是藉由安排工作、善用社群資源學習(聽不同的演講,看看不同的女性,希望能讓她們多些選擇)的方式,鼓勵她們優先提升自己達成經濟獨立後,再進到下一個人生階段。
《封面照片的小故事》
圖為 Sandy 和所參與的社群 WWCode Taipei 志工群遠端開會的照片。Sandy 提及很感恩志工群們接受年長的自己,讓她感到非常的溫暖。
《帶娃女子的訪談小後記》
而關於學習,Sandy 也多次提到,社群這一路上幫助她很多,像是找到了一個同溫層。在社群裡,沒有人在意她的年紀,關注的都是,妳會什麼、我會什麼,我們能一起做些什麼。讓她也從這裡找到自己能貢獻的不同價值,提升自己的自信與找到歸屬。
如果妳好奇社群能帶給妳什麼,也歡迎看看帶娃女子受《女科技人電子報》邀請,分享自己從社群獲得能量的故事:經過生命轉折與角色轉換,才發現社群給我的,超乎想像